第80章 高杰怒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97小说网 www.97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凤阳当时又称中都,这可不是个偏远的边陲小镇,而是个人杰地灵下辖四县的大都市,关键这里还是朱太祖的故乡,早在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这位农民皇帝就开始返哺桑梓了,斥巨资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
也就是说,到了明末,凤阳的规模和地位在当时仅次于北京和南京。当时有南中三贤相之誉的高弘图曾向弘光帝上疏条陈八政,八政之一就建议移跸中都,提振民力,驱寇讨虏。
权势熏天的马世英也是在凤阳发家的,老于官场世故又长袖善舞的他早在崇祯帝还在北京苦苦挣扎的时候就利用自己凤阳总督的特殊职权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天地了。
因南京和凤阳的特殊地位,江北四镇上很快均成为他的属僚。刘泽清不听崇祯调度,到他这里却成了香饽饽,特别是高杰当时手下有三万人马,但是他底臭,流贼出身,又拐跑了原老大的马子成了降将,因此为明朝自诩为正宗君子的那些士大夫们所不齿,但马世英却像认干亲一样把他拉拢到自己摩下,重金利诱,重权相托。
高杰因马士英的特别垂怜而鹤立鸡群,借机迅速壮大自己,同时飞扬跋扈的军阀本质也暴露出来了,他甚至有些忘本,在崇祯绝望之际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之后,在马士英和史可法密谋拥立大事悬而未决时,高杰竟然甩开自己的顶头上司于不顾,与刘良佐和黄得功干起了从龙元勋大买卖,把福王朱由崧接到仪真拥立为新皇。
拥立福王成功登基之后,马世英不计前嫌为了继续拉拢实力雄厚的高杰,把凤阳干脆也给了他。可见弘光时期,高杰乃马士英最铁的死忠之一,至少在世人眼中是这样的。
从那以后,凤阳便成了高杰的根据地,高杰四在镇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四镇之中实力最强的大军阀。
现在黄得功用三万人马围困这样一个大都市,显然有些捉襟见肘,不过朱由崧这次命他虚张声势,并非攻坚,声势造成了六万,因此这三万人马也就够用了。
视线再转回扬州。高杰和副将胡茂桢亲率五万大军气势汹汹打着皇上的旗号要进扬州城,却中了城中守将的稳军计,高杰在城外傻等了三天,扬州城四门仍然紧闭。
知府马鸣录答应他三天后平息了民变就开城迎接他,可是三天后,他高杰成了没人理的孩子被晾在了城外,高杰又着耐性子等了两天,仍然没人理。
高杰这才知道上了当,不禁大怒,传令部下强行进城。五万大军列队城下造成高压之势,一支人马冲过护城河向城门扑来。可是高杰的人马刚到城墙附近,城头伏兵四起,弓箭滚木,砖头石块如雨点般袭下,高杰的人马损失惨重,只得退到护城河外。
原来这几天时间,扬州城内早给高杰准备好了,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扬州知府马鸣录、兵备道刘肇基、推官汤来贺哪个都不是臭皮匠,皆为朝廷命官,马鸣录和汤来贺倒也罢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肇基,此乃是响当当的历史名将,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历史上的刘肇基,字鼎维,辽东人。出身将门世家,谙练兵甲,曾是三边总督洪承畴的部下,参加过松锦大战,在辽东与吴三桂屡败清军,弘光政权建立后,刘肇基自请出征,清军攻破扬州时,刘肇基率部力战杀敌,终究寡不敌众而殉国。
现在的刘肇基任扬州的兵备道,手下兵员虽少,但治军有方,另外为了防备高杰,利用这几天率部加固城防,兵员不足,就发动扬州百姓守城,老百姓早就恨透了高杰,因高杰的部队军纪涣散,走到哪里都祸害百姓,**抢劫,杀人放火,比土匪更甚,因此这一动员,扬州百姓纷纷响应,短短的几天就组织了好万人与守城之兵共同阻止高杰进城。
因此,高杰才挨了当头棒喝。眨眼间高杰部就损伤了近千人马,还死了一个参将。这才知道城中有准备,于是赶紧撤退。
高杰原以为自己一动真格的,扬州军民就得认怂,乖乖地为他开城,因为他知道扬州城内只有几千军马,这些军队主要不是用来守城,而是给城中的知府大人等官吏支掌门面,平时就是巡逻,维护城中治安,没想到这一小撮城管之兵竟敢负隅顽抗他的蛮野之师。
高杰勃然大怒,又组织了几次冲锋,但终究是伤兵损将,没能实现进驻扬州的目的。
最后高杰真恼了,对着城头叫嚣:“调火炮营,给我炮轰扬州!”
结果他的炮队尚未开到,钦差史可法拿着圣旨来了。
不管在扬州一带如何折腾,高杰毕竟还没有嚣张到扯大旗公然造反的地步,另外对这个史可法,高杰还真有几分忌惮。
因为高杰知道史可法并非等闲之辈,几个月前李闯兵困北京时,史可法带兵北上勤王,崇祯殉国以后,史可法拥福有功,成为新皇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官居兵部尚书,后来虽被伐俸降职,但仍不失朝廷重臣,不然这钦差大臣定然轮不到他。
因此高杰带只得给史可法行施大礼,跪倒接旨。
史可法在城外宣读了圣旨,朱由崧任命史可杰为扬州巡抚使,全权处理扬州事宜。
高杰还没有嚣张到与皇上公然对着干的地步,赶紧为自己开脱,找理由阐述自己进驻扬州的好处与必要性,但扬州民风彪悍,硬是把他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这才与城中发生冲突,并要求史可法进城调停,以实现自己早日进驻扬州的目的。
史可法当然知道高杰是在为自己的罪责找借口,但凡此种种已经表明高杰对他这位扬州巡抚使其实是对朝廷敬畏之心犹存,如果史可法拿得硬气一点,高杰必然有幸有来,败幸而归。
然而这个史公的确是志大才疏,一开始就给自己开低了身价,对高杰的所作所为一不问责,二不喝叱,而是放下自己钦差大臣扬州巡抚使的身价,堆上一副老好人两不得罪的笑脸,好言安慰,打算把高杰哄回凤阳了事。
然而高杰不是小孩子,当然不愿意半路阳痿,身边又有副将胡茂桢给他出谋划策,早看出史可法是软柿子一个,他既然代表皇上来了,这说明皇上也软弱可欺,因此胆子就大起来了,军阀飞扬跋扈的本质暴露无遗,拒不接受调停,竟然对城头上的史可法叫嚣,“不开城,必开炮!”
凤阳当时又称中都,这可不是个偏远的边陲小镇,而是个人杰地灵下辖四县的大都市,关键这里还是朱太祖的故乡,早在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这位农民皇帝就开始返哺桑梓了,斥巨资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
也就是说,到了明末,凤阳的规模和地位在当时仅次于北京和南京。当时有南中三贤相之誉的高弘图曾向弘光帝上疏条陈八政,八政之一就建议移跸中都,提振民力,驱寇讨虏。
权势熏天的马世英也是在凤阳发家的,老于官场世故又长袖善舞的他早在崇祯帝还在北京苦苦挣扎的时候就利用自己凤阳总督的特殊职权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天地了。
因南京和凤阳的特殊地位,江北四镇上很快均成为他的属僚。刘泽清不听崇祯调度,到他这里却成了香饽饽,特别是高杰当时手下有三万人马,但是他底臭,流贼出身,又拐跑了原老大的马子成了降将,因此为明朝自诩为正宗君子的那些士大夫们所不齿,但马世英却像认干亲一样把他拉拢到自己摩下,重金利诱,重权相托。
高杰因马士英的特别垂怜而鹤立鸡群,借机迅速壮大自己,同时飞扬跋扈的军阀本质也暴露出来了,他甚至有些忘本,在崇祯绝望之际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之后,在马士英和史可法密谋拥立大事悬而未决时,高杰竟然甩开自己的顶头上司于不顾,与刘良佐和黄得功干起了从龙元勋大买卖,把福王朱由崧接到仪真拥立为新皇。
拥立福王成功登基之后,马世英不计前嫌为了继续拉拢实力雄厚的高杰,把凤阳干脆也给了他。可见弘光时期,高杰乃马士英最铁的死忠之一,至少在世人眼中是这样的。
从那以后,凤阳便成了高杰的根据地,高杰四在镇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四镇之中实力最强的大军阀。
现在黄得功用三万人马围困这样一个大都市,显然有些捉襟见肘,不过朱由崧这次命他虚张声势,并非攻坚,声势造成了六万,因此这三万人马也就够用了。
视线再转回扬州。高杰和副将胡茂桢亲率五万大军气势汹汹打着皇上的旗号要进扬州城,却中了城中守将的稳军计,高杰在城外傻等了三天,扬州城四门仍然紧闭。
知府马鸣录答应他三天后平息了民变就开城迎接他,可是三天后,他高杰成了没人理的孩子被晾在了城外,高杰又着耐性子等了两天,仍然没人理。
高杰这才知道上了当,不禁大怒,传令部下强行进城。五万大军列队城下造成高压之势,一支人马冲过护城河向城门扑来。可是高杰的人马刚到城墙附近,城头伏兵四起,弓箭滚木,砖头石块如雨点般袭下,高杰的人马损失惨重,只得退到护城河外。
原来这几天时间,扬州城内早给高杰准备好了,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扬州知府马鸣录、兵备道刘肇基、推官汤来贺哪个都不是臭皮匠,皆为朝廷命官,马鸣录和汤来贺倒也罢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肇基,此乃是响当当的历史名将,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历史上的刘肇基,字鼎维,辽东人。出身将门世家,谙练兵甲,曾是三边总督洪承畴的部下,参加过松锦大战,在辽东与吴三桂屡败清军,弘光政权建立后,刘肇基自请出征,清军攻破扬州时,刘肇基率部力战杀敌,终究寡不敌众而殉国。
现在的刘肇基任扬州的兵备道,手下兵员虽少,但治军有方,另外为了防备高杰,利用这几天率部加固城防,兵员不足,就发动扬州百姓守城,老百姓早就恨透了高杰,因高杰的部队军纪涣散,走到哪里都祸害百姓,**抢劫,杀人放火,比土匪更甚,因此这一动员,扬州百姓纷纷响应,短短的几天就组织了好万人与守城之兵共同阻止高杰进城。
因此,高杰才挨了当头棒喝。眨眼间高杰部就损伤了近千人马,还死了一个参将。这才知道城中有准备,于是赶紧撤退。
高杰原以为自己一动真格的,扬州军民就得认怂,乖乖地为他开城,因为他知道扬州城内只有几千军马,这些军队主要不是用来守城,而是给城中的知府大人等官吏支掌门面,平时就是巡逻,维护城中治安,没想到这一小撮城管之兵竟敢负隅顽抗他的蛮野之师。
高杰勃然大怒,又组织了几次冲锋,但终究是伤兵损将,没能实现进驻扬州的目的。
最后高杰真恼了,对着城头叫嚣:“调火炮营,给我炮轰扬州!”
结果他的炮队尚未开到,钦差史可法拿着圣旨来了。
不管在扬州一带如何折腾,高杰毕竟还没有嚣张到扯大旗公然造反的地步,另外对这个史可法,高杰还真有几分忌惮。
因为高杰知道史可法并非等闲之辈,几个月前李闯兵困北京时,史可法带兵北上勤王,崇祯殉国以后,史可法拥福有功,成为新皇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官居兵部尚书,后来虽被伐俸降职,但仍不失朝廷重臣,不然这钦差大臣定然轮不到他。
因此高杰带只得给史可法行施大礼,跪倒接旨。
史可法在城外宣读了圣旨,朱由崧任命史可杰为扬州巡抚使,全权处理扬州事宜。
高杰还没有嚣张到与皇上公然对着干的地步,赶紧为自己开脱,找理由阐述自己进驻扬州的好处与必要性,但扬州民风彪悍,硬是把他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这才与城中发生冲突,并要求史可法进城调停,以实现自己早日进驻扬州的目的。
史可法当然知道高杰是在为自己的罪责找借口,但凡此种种已经表明高杰对他这位扬州巡抚使其实是对朝廷敬畏之心犹存,如果史可法拿得硬气一点,高杰必然有幸有来,败幸而归。
然而这个史公的确是志大才疏,一开始就给自己开低了身价,对高杰的所作所为一不问责,二不喝叱,而是放下自己钦差大臣扬州巡抚使的身价,堆上一副老好人两不得罪的笑脸,好言安慰,打算把高杰哄回凤阳了事。
然而高杰不是小孩子,当然不愿意半路阳痿,身边又有副将胡茂桢给他出谋划策,早看出史可法是软柿子一个,他既然代表皇上来了,这说明皇上也软弱可欺,因此胆子就大起来了,军阀飞扬跋扈的本质暴露无遗,拒不接受调停,竟然对城头上的史可法叫嚣,“不开城,必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