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安稳内部准备扩张(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97小说网 www.97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姬夏说的虽好,可做起来很难。就如城外东山横亘在两块公田之间,若是大家有搬山的力气,将东山挪走,公田连成一片夏渠灌溉,便可多出数万亩上等肥田。可想起来很好,谁又能做到呢?”
“要我说就不应该教那些村落氏族种植,直接抓来当奴隶,大家分上一分,除去公产所取,一家还能分个三两个。那些氏族聚落根本打不过咱们,我只要三五百人,一年时间便能让西北三百里之内所有的村落的人都来夏城做奴隶。矿山、木工、陶塘……这些地方都缺奴隶呢。”
“若是做不到,甘愿受到惩罚,也愿意罚我的田产奴隶!”
即便陈健说的很明白,反对声还是出现了,一些年轻少壮多有军功的人对于陈健和榆钱儿对百里之外的聚落用怀柔政策有些不满,那些人明明都是上好的奴隶。
打起仗来,自己又能再立功勋,又能凭借新的功勋分到更多的奴隶,正是一举两得。
自身利益的诉求几乎是一种本能,这也是陈健这几年中一直给他们灌输的,潜移默化地一种思维方式,并没有太多的遮掩。
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很正常,那些善于治理村落管辖事物而立下功勋的人对于这种政策是支持的,他们还不太懂分出去管辖的意思,但却明白自己的权利又能比之前大一些。
大部分人并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一如从前一样,习惯性地认为陈健的意见是正确的,用盲从的方式支持着陈健。
陈健用怀柔政策的缘故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善良,而是另有别情。
夏城的奴隶数量已经不少,如果再将周边的聚落抓来,奴隶必须要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效率,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扩充基本人口不说,这些集中在一起使用的奴隶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引爆。
他为了今后有借口干涉娥城内政,让娥城有求于自己,提前把萑等一大批反抗意识极强的奴隶灌输了科学的起义办法,卖到了娥城。
现在看起来还很平稳,陈健不太明白东夷到底乱成了什么样子,但是粟岳的选择无疑是准备用小同盟武力征服其余亲族,大河集团的氏族内战已经不可避免。
一旦大河集团的内战爆发,夏娥卫必然要东扩攻打那些没有与粟城会盟的氏族,内部空虚的时候,正是陈健向萑等人灌输的起义最佳时机,也是夏城真正有机会干涉娥城成为三城同盟真正意义上的话事人的机会。
夏娥已经因为道路、帆船而联系在一起,一旦反抗,这场火必然会烧到夏城,在出征的时候就要留下足够的国人军队以防起义和反抗。
留的少了,他对夏城的安稳不放心;留的多了,他对自己的位子不放心。
如此这样,也就只能采用缓和内部矛盾的办法,再者夏城今后十年想要扩充人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归化同化,人不是庄稼,浇点大粪就能快速长大的。
夏城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管理人才,道路也仅有几条,根本不能对周边三五百里之内进行有效统治。
扔了可惜,抓回来当奴隶又要担忧三五年后的征战时内部不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变种的分封采邑制度分给那些有名望有实力有贤名的人。
做的好了自然好,做的不好极力压迫导致变乱也只是影响一两个村落,不会因为聚在一起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还可以将这些人的心思转移到自己的封土上,以便平衡一下战场功勋和学堂出身的管理人才:前者以封地为禄但不再管理夏城的内部事务,也好给他们一些交代,以免数年之后整个夏城变成一个军政府。
面对那些反对的声音,陈健也只能劝阻道:“你说搬开东山以作良田,那是不能;可你要说做不到一个村落耕种纺织,那是不为。咱们夏城从洞穴中走出,也不过三五年时间,怎么就做不到呢?”
“你们为城邑做了许多,这些也该是你们应得的奖赏,封地之中你们可以自行征税,自行建设,三年之内,城邑可以给你们提供农具、种子之类,三年时间,纵然比不上夏城,可也有几百农夫万亩田地,难不成还比不过三五个奴隶?”
“三年之后,无非是向城邑缴纳一些贡赋,偿还种子农具。奴隶可能会死,这是土地却是万年不死的啊。你们不要只想着你们自己,难道你们就没有子孙儿女了吗?”
说到子孙儿女,那些原本反对的人眼前顿时一亮,惊喜地问道:“这些村落……不不,我们的封地是可以传给儿女的?”
陈健点头道:“当然,人活一世,难道不正是为了儿女孙辈吗?大家如今分了家,家中的陶罐可以留给儿女,土地也可以留给儿女,这些封地为什么不行的?日后子女便是没有什么本事,总可依的你们的功勋有口饭吃,做父母的要为子女想的深远一些啊。人总要死,可是血脉却可以留在人世代代不绝。”
“只是有一样,若是你们犯了诸如背叛、杀人之类的大错,那可是要收回的。”
“再一个你们也都知道,咱们要在大野泽那里建一座新城,新城总要有人管辖,可是由谁来管?这是个问题。野鸭在水中游得飞快,可若在地上走动那可会被野猫轻抓到。有人打仗的时候勇猛无比,可要比起管理村落分收粮食又不如别人,正如翠石固然好,可要用来烧陶就比不过坑中常见的陶土了。”
“将来你们这些人分出去,谁做得好,那就是说明谁能管好城邑,我也不用为那座新城的事如此头疼。夏城的首领是大家选出的,或许有人想自己做首领也未尝不可,如今便给你们个机会。三十里村落,百人聚集若是都管不好,大家又怎么会推选你们管理纵横百里人口数千的夏城呢?”
那些人心中暗喜,对于陈健说的收回封地的事也没有反对,这种事理应如此。
夏城刚刚分家不多久,很多人还没有经历过子女继承的问题,虽然身体分开了,可是心思还有很多人是氏族社会的残留,没有想到很久远的地方。陈健撩拨了一番,这些人的心思便活络起来,不少人已经有了孩子,纷纷觉得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奖赏,比起那些会死的奴隶,这些不会死的土地和村落才是永恒的。
至于那些暂时还没有子女的,还想着建功立业靠着名望熬到陈健老去得到众人支持的人,大野泽建城的事也让他们心中火热。
那可不是村落,而是一座城邑,一座姬夏看重的很重要的城邑,就像是石荠那些人的舞台一样,登上去才有机会得到喝彩或是嘘声,而登不上去的人连嘘声都得不到。
趁着众人遐想连篇的时候,陈健假意咳嗽了一声,等待着妹妹的双簧,榆钱儿一直支楞着耳朵,等着哥哥的咳嗽声,这是前几天就商量好的。
终于咳嗽了,榆钱儿等着众人的讨论声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扬声问道:“哥,这些封地村落可以传给女子儿孙,可是怎么分呢?是平分?还是按照贤名能力分?还是说……随意分呢?总要有个规矩吧?”
问题刚出,便有人笑道:“司货姬平日聪明的紧,今天怎么问出这样的问题?平分也好,给谁也罢,这是自己的东西,就像自己的陶罐一样,我想摔了便摔了,想送人便送人。就算子嗣较多,留给一个就是。”
榆钱儿摇头道:“那可不是这样。去年咱们城中两族因为土地的事红过脸,今岁分了地,又有人因为一垄半亩的地争吵过。平日都是常见同袍的兄弟,尚且因为半亩地就能争吵,更何况这可是整个家族千百年的基业,难道兄弟姊妹之间就不会因为这个争吵吗?都是自己的子嗣血脉,分谁不分谁都难决断,反闹得兄弟不睦姊妹不和。按说这事怎么说也要几十年后,可就像咱们城邑中一样,在着火之前便在接到上准备了大陶缸,要是到屋子着起来的时候再做陶缸怎么来得及?”
这是她和陈健早已暗中商量好的说辞,说完后陈健补充道:“这还真是个问题。一个村落,总不是个饼,按照子女多少切成多少份。日后你们老去见了祖先,子女祭祀的想要隆重、飨食丰盛,一整个村落能出的也比分开的多。况且如今是一个村落,将来若是成了城邑,难不成一个城邑还要分开管?你有十个子女,子女再有十个,百年之后倒把一个村落城邑分成了成百上千……”
“再者,榆钱儿说的也有道理,到时候子女为了分这东西,肯定会出现罅隙。一家之内,若有罅隙,不能安宁。若是论贤名能力来分,谁都觉得自己做得好,分给别人,他心里不但不会感激父母生养,反倒心生怨恨,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去岁因为土地争吵了几次?谁敢说将来自己的儿女子孙都是通晓事理不会怨恨父母、不会仇视兄姊的?”
“我看就立个规矩,日后那些人要恨,便去恨定规矩的人,总恨不到父母头上。”
这话一出,很多人喊道:“谁人敢恨规矩?姬松做司寇之时,那些犯错的人受到责罚也只是恨自己,哪里敢对规矩说什么?想不守夏城的规矩,自离开夏城就是,外面天高地阔没有规矩管辖,谁也不拦着。”
“对,姬夏就立个规矩,就如咱们沿路左而行,要说仔细想想也没道理,可要没有这个规矩,城门处就会阻塞。”
陈健点头道:“那我就立个规矩吧,日后封地的管辖只能传给长子长女。他们是兄长姊姊,多经历了许多事,父母若是故去也是理所当然照顾弟弟妹妹。再者他们要掌管咱们身后的祭祀,总不能主祭的是妹妹弟弟而哥哥姐姐要听弟弟妹妹的吧?封地如此,除此之外的田产、奴隶等不再此列,这个日后咱们再商量。”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陈健又怕有人疑问,早就和榆钱儿说好了,榆钱儿便问道:“规矩要细,我还有两个事要问。其一,若是长子长女并不聪慧,相反还十分愚钝,这该如何?”
“仍旧传给长子长女。他若愚钝,只有弟弟妹妹帮着。可若不按规矩,弟弟妹妹心中难免不服这个兄长,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家中定然不宁。立长,不立贤。”
榆钱儿又问道:“若是有人与人野合所生,并无昏礼,这是长子。与另一人昏礼后所生,并非长子,这又怎么算?”
“野合,只是为了一时爽快,并没有互相盟誓白首到老。一家之中需得男女两人互相扶持才能日渐富庶,正如戏中所唱,男以牛耕、女以杼织,女要食,男要衣,方才为家。既是这样,只以昏礼后的长子为准。再如与人野合后先生一子,日后两人再请父母族人相证盟誓昏礼生第二子,则第二子继承。”
陈健笑了一阵道:“野合所生,谁知道是你的不是?将来死后祭祀,那些飨食到底是给你的?还是给他亲爹的?如今不再是以母为族的时候了,咱们男的可得多点心眼。当妈的肯定知道这孩子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当爹的却不知道十个月前是不是自己弄出来的。”
这是分成家庭后的第一次城邑大会,前来的大多都是男人,陈健顺着这么一说,下面为数不多的女人自然是骂了几声,男人却都点头称是,嘻嘻笑道:“说的在理。祭祀的时候只说父母享用,到时候去了那边一到祭祀的时候自己没得吃的,却看到隔壁那人竟吃用自己生前拼力挣下的,那可不好。”
陈健跟着几个男人说了点荤话,便道:“既是这样,那咱们就先定下这规矩。红鱼,你把这东西记下来让橡子刻在陶泥板上烧出,日后再有什么问题再加。但是这两条是不能更改的,我可不想把这好事变成几十年后兄弟争吵的根源。”
“三日之后,城邑去些人,跟我去那些村落看看,细细分开。我先把这一次大家都认同的立下功勋的人说一说,大家看看有哪些不同意?还有哪些立下了功勋却是我遗忘的?”(未完待续。)
“姬夏说的虽好,可做起来很难。就如城外东山横亘在两块公田之间,若是大家有搬山的力气,将东山挪走,公田连成一片夏渠灌溉,便可多出数万亩上等肥田。可想起来很好,谁又能做到呢?”
“要我说就不应该教那些村落氏族种植,直接抓来当奴隶,大家分上一分,除去公产所取,一家还能分个三两个。那些氏族聚落根本打不过咱们,我只要三五百人,一年时间便能让西北三百里之内所有的村落的人都来夏城做奴隶。矿山、木工、陶塘……这些地方都缺奴隶呢。”
“若是做不到,甘愿受到惩罚,也愿意罚我的田产奴隶!”
即便陈健说的很明白,反对声还是出现了,一些年轻少壮多有军功的人对于陈健和榆钱儿对百里之外的聚落用怀柔政策有些不满,那些人明明都是上好的奴隶。
打起仗来,自己又能再立功勋,又能凭借新的功勋分到更多的奴隶,正是一举两得。
自身利益的诉求几乎是一种本能,这也是陈健这几年中一直给他们灌输的,潜移默化地一种思维方式,并没有太多的遮掩。
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很正常,那些善于治理村落管辖事物而立下功勋的人对于这种政策是支持的,他们还不太懂分出去管辖的意思,但却明白自己的权利又能比之前大一些。
大部分人并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一如从前一样,习惯性地认为陈健的意见是正确的,用盲从的方式支持着陈健。
陈健用怀柔政策的缘故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善良,而是另有别情。
夏城的奴隶数量已经不少,如果再将周边的聚落抓来,奴隶必须要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效率,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扩充基本人口不说,这些集中在一起使用的奴隶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引爆。
他为了今后有借口干涉娥城内政,让娥城有求于自己,提前把萑等一大批反抗意识极强的奴隶灌输了科学的起义办法,卖到了娥城。
现在看起来还很平稳,陈健不太明白东夷到底乱成了什么样子,但是粟岳的选择无疑是准备用小同盟武力征服其余亲族,大河集团的氏族内战已经不可避免。
一旦大河集团的内战爆发,夏娥卫必然要东扩攻打那些没有与粟城会盟的氏族,内部空虚的时候,正是陈健向萑等人灌输的起义最佳时机,也是夏城真正有机会干涉娥城成为三城同盟真正意义上的话事人的机会。
夏娥已经因为道路、帆船而联系在一起,一旦反抗,这场火必然会烧到夏城,在出征的时候就要留下足够的国人军队以防起义和反抗。
留的少了,他对夏城的安稳不放心;留的多了,他对自己的位子不放心。
如此这样,也就只能采用缓和内部矛盾的办法,再者夏城今后十年想要扩充人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归化同化,人不是庄稼,浇点大粪就能快速长大的。
夏城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管理人才,道路也仅有几条,根本不能对周边三五百里之内进行有效统治。
扔了可惜,抓回来当奴隶又要担忧三五年后的征战时内部不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变种的分封采邑制度分给那些有名望有实力有贤名的人。
做的好了自然好,做的不好极力压迫导致变乱也只是影响一两个村落,不会因为聚在一起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还可以将这些人的心思转移到自己的封土上,以便平衡一下战场功勋和学堂出身的管理人才:前者以封地为禄但不再管理夏城的内部事务,也好给他们一些交代,以免数年之后整个夏城变成一个军政府。
面对那些反对的声音,陈健也只能劝阻道:“你说搬开东山以作良田,那是不能;可你要说做不到一个村落耕种纺织,那是不为。咱们夏城从洞穴中走出,也不过三五年时间,怎么就做不到呢?”
“你们为城邑做了许多,这些也该是你们应得的奖赏,封地之中你们可以自行征税,自行建设,三年之内,城邑可以给你们提供农具、种子之类,三年时间,纵然比不上夏城,可也有几百农夫万亩田地,难不成还比不过三五个奴隶?”
“三年之后,无非是向城邑缴纳一些贡赋,偿还种子农具。奴隶可能会死,这是土地却是万年不死的啊。你们不要只想着你们自己,难道你们就没有子孙儿女了吗?”
说到子孙儿女,那些原本反对的人眼前顿时一亮,惊喜地问道:“这些村落……不不,我们的封地是可以传给儿女的?”
陈健点头道:“当然,人活一世,难道不正是为了儿女孙辈吗?大家如今分了家,家中的陶罐可以留给儿女,土地也可以留给儿女,这些封地为什么不行的?日后子女便是没有什么本事,总可依的你们的功勋有口饭吃,做父母的要为子女想的深远一些啊。人总要死,可是血脉却可以留在人世代代不绝。”
“只是有一样,若是你们犯了诸如背叛、杀人之类的大错,那可是要收回的。”
“再一个你们也都知道,咱们要在大野泽那里建一座新城,新城总要有人管辖,可是由谁来管?这是个问题。野鸭在水中游得飞快,可若在地上走动那可会被野猫轻抓到。有人打仗的时候勇猛无比,可要比起管理村落分收粮食又不如别人,正如翠石固然好,可要用来烧陶就比不过坑中常见的陶土了。”
“将来你们这些人分出去,谁做得好,那就是说明谁能管好城邑,我也不用为那座新城的事如此头疼。夏城的首领是大家选出的,或许有人想自己做首领也未尝不可,如今便给你们个机会。三十里村落,百人聚集若是都管不好,大家又怎么会推选你们管理纵横百里人口数千的夏城呢?”
那些人心中暗喜,对于陈健说的收回封地的事也没有反对,这种事理应如此。
夏城刚刚分家不多久,很多人还没有经历过子女继承的问题,虽然身体分开了,可是心思还有很多人是氏族社会的残留,没有想到很久远的地方。陈健撩拨了一番,这些人的心思便活络起来,不少人已经有了孩子,纷纷觉得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奖赏,比起那些会死的奴隶,这些不会死的土地和村落才是永恒的。
至于那些暂时还没有子女的,还想着建功立业靠着名望熬到陈健老去得到众人支持的人,大野泽建城的事也让他们心中火热。
那可不是村落,而是一座城邑,一座姬夏看重的很重要的城邑,就像是石荠那些人的舞台一样,登上去才有机会得到喝彩或是嘘声,而登不上去的人连嘘声都得不到。
趁着众人遐想连篇的时候,陈健假意咳嗽了一声,等待着妹妹的双簧,榆钱儿一直支楞着耳朵,等着哥哥的咳嗽声,这是前几天就商量好的。
终于咳嗽了,榆钱儿等着众人的讨论声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扬声问道:“哥,这些封地村落可以传给女子儿孙,可是怎么分呢?是平分?还是按照贤名能力分?还是说……随意分呢?总要有个规矩吧?”
问题刚出,便有人笑道:“司货姬平日聪明的紧,今天怎么问出这样的问题?平分也好,给谁也罢,这是自己的东西,就像自己的陶罐一样,我想摔了便摔了,想送人便送人。就算子嗣较多,留给一个就是。”
榆钱儿摇头道:“那可不是这样。去年咱们城中两族因为土地的事红过脸,今岁分了地,又有人因为一垄半亩的地争吵过。平日都是常见同袍的兄弟,尚且因为半亩地就能争吵,更何况这可是整个家族千百年的基业,难道兄弟姊妹之间就不会因为这个争吵吗?都是自己的子嗣血脉,分谁不分谁都难决断,反闹得兄弟不睦姊妹不和。按说这事怎么说也要几十年后,可就像咱们城邑中一样,在着火之前便在接到上准备了大陶缸,要是到屋子着起来的时候再做陶缸怎么来得及?”
这是她和陈健早已暗中商量好的说辞,说完后陈健补充道:“这还真是个问题。一个村落,总不是个饼,按照子女多少切成多少份。日后你们老去见了祖先,子女祭祀的想要隆重、飨食丰盛,一整个村落能出的也比分开的多。况且如今是一个村落,将来若是成了城邑,难不成一个城邑还要分开管?你有十个子女,子女再有十个,百年之后倒把一个村落城邑分成了成百上千……”
“再者,榆钱儿说的也有道理,到时候子女为了分这东西,肯定会出现罅隙。一家之内,若有罅隙,不能安宁。若是论贤名能力来分,谁都觉得自己做得好,分给别人,他心里不但不会感激父母生养,反倒心生怨恨,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去岁因为土地争吵了几次?谁敢说将来自己的儿女子孙都是通晓事理不会怨恨父母、不会仇视兄姊的?”
“我看就立个规矩,日后那些人要恨,便去恨定规矩的人,总恨不到父母头上。”
这话一出,很多人喊道:“谁人敢恨规矩?姬松做司寇之时,那些犯错的人受到责罚也只是恨自己,哪里敢对规矩说什么?想不守夏城的规矩,自离开夏城就是,外面天高地阔没有规矩管辖,谁也不拦着。”
“对,姬夏就立个规矩,就如咱们沿路左而行,要说仔细想想也没道理,可要没有这个规矩,城门处就会阻塞。”
陈健点头道:“那我就立个规矩吧,日后封地的管辖只能传给长子长女。他们是兄长姊姊,多经历了许多事,父母若是故去也是理所当然照顾弟弟妹妹。再者他们要掌管咱们身后的祭祀,总不能主祭的是妹妹弟弟而哥哥姐姐要听弟弟妹妹的吧?封地如此,除此之外的田产、奴隶等不再此列,这个日后咱们再商量。”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陈健又怕有人疑问,早就和榆钱儿说好了,榆钱儿便问道:“规矩要细,我还有两个事要问。其一,若是长子长女并不聪慧,相反还十分愚钝,这该如何?”
“仍旧传给长子长女。他若愚钝,只有弟弟妹妹帮着。可若不按规矩,弟弟妹妹心中难免不服这个兄长,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家中定然不宁。立长,不立贤。”
榆钱儿又问道:“若是有人与人野合所生,并无昏礼,这是长子。与另一人昏礼后所生,并非长子,这又怎么算?”
“野合,只是为了一时爽快,并没有互相盟誓白首到老。一家之中需得男女两人互相扶持才能日渐富庶,正如戏中所唱,男以牛耕、女以杼织,女要食,男要衣,方才为家。既是这样,只以昏礼后的长子为准。再如与人野合后先生一子,日后两人再请父母族人相证盟誓昏礼生第二子,则第二子继承。”
陈健笑了一阵道:“野合所生,谁知道是你的不是?将来死后祭祀,那些飨食到底是给你的?还是给他亲爹的?如今不再是以母为族的时候了,咱们男的可得多点心眼。当妈的肯定知道这孩子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当爹的却不知道十个月前是不是自己弄出来的。”
这是分成家庭后的第一次城邑大会,前来的大多都是男人,陈健顺着这么一说,下面为数不多的女人自然是骂了几声,男人却都点头称是,嘻嘻笑道:“说的在理。祭祀的时候只说父母享用,到时候去了那边一到祭祀的时候自己没得吃的,却看到隔壁那人竟吃用自己生前拼力挣下的,那可不好。”
陈健跟着几个男人说了点荤话,便道:“既是这样,那咱们就先定下这规矩。红鱼,你把这东西记下来让橡子刻在陶泥板上烧出,日后再有什么问题再加。但是这两条是不能更改的,我可不想把这好事变成几十年后兄弟争吵的根源。”
“三日之后,城邑去些人,跟我去那些村落看看,细细分开。我先把这一次大家都认同的立下功勋的人说一说,大家看看有哪些不同意?还有哪些立下了功勋却是我遗忘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