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大祭司的预演(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97小说网 www.97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归来者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南渡大河两千里之外的种种见闻,屋内的一些人都听的有些痴傻。
张着大口可以吞噬牛马的鳄鱼、古怪而又巨大的象、巨大的蟒、可以食用的如同玉碎一样的米粒……
相距一千五六百里的距离造成的这种差异让他们第一次知道世界的广阔。即便他们中的一些人跟随陈健去过东夷,但那基本是是同纬度的差异,稍微暖和一些却还没有出现如此之大的区别。反正大野泽附近是没有大象和鳄鱼的。
至于稻米,一些人是见过的,双方族群之前就有交流,但是携带的不多,只是一些人尝过一次。
跨经度与跨纬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那些想象不到的物种,超出了人们想象能力的、存在的实物,比起那种口头的宣讲更容易让人知道世界的广阔。
物种的重新分布也顺势造就了这种古怪,譬如理论上不该出现的亚灌木的棉花,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他们很难理解一种植物的种子怎么会是像云朵一样的白色花朵。
陈健想了一下,用柳絮或者杨树毛子来解释了这种作物。
“明年开始,咱们这里也要试着种植一些这样的棉花。这种棉花可以纺线织布。”
“为什么要选择种这种东西?有人可能会说咱们已经有了麻布和蚕丝,但棉并不一样。”
“麻需要放在水里沤,沤烂了之后还要女人一点点地撕成丝,弹开之后才能用来纺线。如今染坊司除了纺羊毛之外,也可以纺这些麻线。但是纺织的速度太快了,而拨麻的速度太慢了。”
“如果咱们开始种植棉花,这些棉花天然就是可以纺线的绒团。需要的只是用人挑出棉中的种籽,再将棉花弹开,这比起那些麻布可以省下更多的人手。”
“我估摸了一下,每个人如果熟练了,一天可以挑一斤到一斤半的棉花用来纺线;而如果是麻布,一天就算什么都不干也不能剥出这么多的麻皮。”
“假使有一千个人专门从事纺线织布,用麻线的话,需要九百个人从沤麻到剥麻,但只有一百个用来纺线织布就够了。但如果用棉花的话,咱们可以一半的人弹、剥,而剩下的一半用来纺线织布。”
“咱们要的是衣服、布匹,这一千人就相当于比之前提高了五倍的产量。平均下来每一匹布需要的人手少了,可是布匹咱们还是卖那么多钱,咱们就能赚的更多,能养更多的士兵。”
“所以明年咱们要在榆城、新华两城试着种植棉花,户部的准备一下明年留出最好的土地。计划统计司这边我会提前准备,弄出适合纺织棉花的纺车和简单的木织机。”
“这是明年的一件大事,一定要提前准备。运输司还要准备一支驴子骡子的商队,南渡大河,携带铁器去换更多的棉籽,以及买一些会种植、纺织的奴隶。顺路,还要邀请一些亲贵来这里看看,顺带问问南边那个族群的很多事。”
济济一堂的几十个人不管是不是和户部或是计划统计司无关的人都点头示意自己清楚了,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姬夏,试种这种棉花倒是没问题,但是为什么要种在新华城?很快就会被东夷部族学会的,要我说,咱们就种在榆城附近就行。”
“对啊。”
“新华城那边到底要怎么弄?姬夏不是准备也把东夷人也都弄成国人吧?”
陈健笑着摆摆手道:“先不急,这就是今天把你们都叫到这里的原因。如今除了东夷,在南边还有一个方圆千里的大族群,今后该怎么办?这是需要提前准备的,需要用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准备的。”
“先说这边试种棉花的事。”
“夏郡附近可能有些冷,种植未必合适,再者娥、卫两城如今多多养羊,咱们多少也要给他们留些好处,毕竟咱们还是盟誓过的盟友。”
“至于新华城,不但要种棉花,还要种更多的粮食。”
“传不传到东夷那都没有事,传到了更好,咱们的织机和纺车严禁私营,只有染坊司里有,他们种出来用他们的办法织布其实和麻差不多。”
“再一个,就像是雁鹅下了很多蛋,你全都放在一个柳条筐里,一失手一下子就全都没了。”
“这几年得祖先庇护,风调雨顺,但是不久前的几年还有大旱、洪涝之类的事。前年馍城遭灾的时候,我就说过,大河诸部需要一个共同的首领。东家日出西边有雨,调配丰产的粮食去遭受灾祸的地方。”
“如今呢?大河诸部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首领。咱们夏国在粮食上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粮食以防备灾荒之年。所以夏郡、榆城、新华这三地都要开垦。不但要开垦,而且还要投入很多的人开垦。”
“这三郡相距数百里甚至千里,不论哪一处出现了灾荒,另外两城的粮食也可以运抵,不至于挨饿。如今咱们的铁、铜、武器之类可以和别人交换,那是因为咱们的粮食够吃,一但不够吃了,他们未必会和我们换的。”
“这就又转回来了咱们怎么对待东夷人这件事上,因为你们也知道,新华城那里并没有太多咱们的人,夏郡动员族人前往东西二县都费尽心思,何况去千里之外?”
“所以新华城最主力的垦荒人,应该就是东夷人或是东夷人的奴隶。怎么诱骗他们来到新华城?如果来了新华城仍旧是当奴隶,那么在新华城和在东夷有什么区别吗?倘若如今咱们有十万人,并且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听从王命欣然迁徙到新华城,那么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十万人足以把所有的东夷人都抓来当奴隶,还不用担心他们的反抗,但是咱们有吗?”
“既然没有,所以就不能把他们全都抓来当奴隶。要记住一点,以后咱们在新华城和东夷人交战的时候,不要说把所有东夷人抓来当奴隶的事,那样会激起他们全部的反抗。”
“就像是一把筷子,全都团结在一起,咱们想要折断就很难。”
“对于那些靠近新华城的城邑,他们和咱们走得近,咱们就不去攻打;和咱们做对的,就一定要攻打;奴隶逃到新华城,可以允许他们耕种土地缴纳赋税,只不过这土地是咱们的,工具也是咱们的,咱们要收的赋税很高;甚至咱们可以喊出人并未生来就是奴隶的口号让东夷的奴隶反抗他们的主人,以迎接王师。”
“目的就是将这一把筷子变成一根根的,从内部搅乱他们。吸引奴隶、鼓动平民、屠杀武士勇士、逼走首领亲贵这些掌握了东夷祭祀、语言、礼法、风俗的人。”
“东夷和咱们共享一条大河,最终只能有一种文字一种风俗一种祭祀,而那些奴隶懂吗?根本不懂。他们的下一代就可以认为自己就是夏国人,就是大河诸部的人,因为那些传说、祭祀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又没有文字、史,他们只需要吃上几年饱饭。”
“但是大河南边的那个族群又不一样。他们不是比东夷更有威胁,但是那里闷热潮湿,不适合咱们征战。但是放任他们发展下去,百年后可能就会诸部团结在一起,甚至从咱们这里学会了文字和官制,从而让他们的史传播下去。”
“咱们要在处理完东夷的事之后,向南远征一次,打垮他们的部族首领,让他们百余年内不可能统一团结在一起,等到咱们的后代人多了,再慢慢在那里筑城迁徙过去。”
“毕竟,那里和草原还不一样,那里也适宜耕种。只要适合耕种的地方,都应该是咱们的土地。”
“这件事可能就是咱们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要做的事。”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咱们这些人死之前,要完成三件事。大河诸部有一个共同的王;灭掉所有明白东夷礼仪、文化、传唱诗歌的人,或是将他们驱逐到遥远的苦寒之地;南下征战一次击溃南边族群的大首领,毁掉他们最大的城邑,让他们陷入征战。”
“人总是要吃苦的,咱们这一代人吃了苦,后代的人便可以不用吃这苦。天地虽大,但终究有尽头,孩子越来越多,适合耕种的土地就有那些。如今看起来土地一个铜币都不值,到处都是,人才是最贵重的;但总有一天,人会比土地更低贱。就像是铁一样,在咱们冶炼出来之前只是一堆破石头,可能只需要一万斤粮食就可以换来一座矿山;但如果现在的话,其余城邑发现了铁矿,又怎么可能是一万斤就能换来的?”
“在这里的诸位,曾经有我的血缘亲族、有夏城老亲族、还有逃走到大野泽的奴隶……但如今诸位都是夏国人,都是大河诸部的人,我们之前的种种矛盾争斗如今都没有必要,而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为后代准备下一片可以容纳千万人生存的土地。”
“先东后南,这就是咱们实现这一切的笼统办法,所以今后的一切都要以这个基础准备。”
“如果不知道五年后要干什么,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夏国小吏;如果不知道十年之后要干什么,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夏国高级官员。”(未完待续。。)
归来者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南渡大河两千里之外的种种见闻,屋内的一些人都听的有些痴傻。
张着大口可以吞噬牛马的鳄鱼、古怪而又巨大的象、巨大的蟒、可以食用的如同玉碎一样的米粒……
相距一千五六百里的距离造成的这种差异让他们第一次知道世界的广阔。即便他们中的一些人跟随陈健去过东夷,但那基本是是同纬度的差异,稍微暖和一些却还没有出现如此之大的区别。反正大野泽附近是没有大象和鳄鱼的。
至于稻米,一些人是见过的,双方族群之前就有交流,但是携带的不多,只是一些人尝过一次。
跨经度与跨纬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那些想象不到的物种,超出了人们想象能力的、存在的实物,比起那种口头的宣讲更容易让人知道世界的广阔。
物种的重新分布也顺势造就了这种古怪,譬如理论上不该出现的亚灌木的棉花,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他们很难理解一种植物的种子怎么会是像云朵一样的白色花朵。
陈健想了一下,用柳絮或者杨树毛子来解释了这种作物。
“明年开始,咱们这里也要试着种植一些这样的棉花。这种棉花可以纺线织布。”
“为什么要选择种这种东西?有人可能会说咱们已经有了麻布和蚕丝,但棉并不一样。”
“麻需要放在水里沤,沤烂了之后还要女人一点点地撕成丝,弹开之后才能用来纺线。如今染坊司除了纺羊毛之外,也可以纺这些麻线。但是纺织的速度太快了,而拨麻的速度太慢了。”
“如果咱们开始种植棉花,这些棉花天然就是可以纺线的绒团。需要的只是用人挑出棉中的种籽,再将棉花弹开,这比起那些麻布可以省下更多的人手。”
“我估摸了一下,每个人如果熟练了,一天可以挑一斤到一斤半的棉花用来纺线;而如果是麻布,一天就算什么都不干也不能剥出这么多的麻皮。”
“假使有一千个人专门从事纺线织布,用麻线的话,需要九百个人从沤麻到剥麻,但只有一百个用来纺线织布就够了。但如果用棉花的话,咱们可以一半的人弹、剥,而剩下的一半用来纺线织布。”
“咱们要的是衣服、布匹,这一千人就相当于比之前提高了五倍的产量。平均下来每一匹布需要的人手少了,可是布匹咱们还是卖那么多钱,咱们就能赚的更多,能养更多的士兵。”
“所以明年咱们要在榆城、新华两城试着种植棉花,户部的准备一下明年留出最好的土地。计划统计司这边我会提前准备,弄出适合纺织棉花的纺车和简单的木织机。”
“这是明年的一件大事,一定要提前准备。运输司还要准备一支驴子骡子的商队,南渡大河,携带铁器去换更多的棉籽,以及买一些会种植、纺织的奴隶。顺路,还要邀请一些亲贵来这里看看,顺带问问南边那个族群的很多事。”
济济一堂的几十个人不管是不是和户部或是计划统计司无关的人都点头示意自己清楚了,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姬夏,试种这种棉花倒是没问题,但是为什么要种在新华城?很快就会被东夷部族学会的,要我说,咱们就种在榆城附近就行。”
“对啊。”
“新华城那边到底要怎么弄?姬夏不是准备也把东夷人也都弄成国人吧?”
陈健笑着摆摆手道:“先不急,这就是今天把你们都叫到这里的原因。如今除了东夷,在南边还有一个方圆千里的大族群,今后该怎么办?这是需要提前准备的,需要用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准备的。”
“先说这边试种棉花的事。”
“夏郡附近可能有些冷,种植未必合适,再者娥、卫两城如今多多养羊,咱们多少也要给他们留些好处,毕竟咱们还是盟誓过的盟友。”
“至于新华城,不但要种棉花,还要种更多的粮食。”
“传不传到东夷那都没有事,传到了更好,咱们的织机和纺车严禁私营,只有染坊司里有,他们种出来用他们的办法织布其实和麻差不多。”
“再一个,就像是雁鹅下了很多蛋,你全都放在一个柳条筐里,一失手一下子就全都没了。”
“这几年得祖先庇护,风调雨顺,但是不久前的几年还有大旱、洪涝之类的事。前年馍城遭灾的时候,我就说过,大河诸部需要一个共同的首领。东家日出西边有雨,调配丰产的粮食去遭受灾祸的地方。”
“如今呢?大河诸部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首领。咱们夏国在粮食上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粮食以防备灾荒之年。所以夏郡、榆城、新华这三地都要开垦。不但要开垦,而且还要投入很多的人开垦。”
“这三郡相距数百里甚至千里,不论哪一处出现了灾荒,另外两城的粮食也可以运抵,不至于挨饿。如今咱们的铁、铜、武器之类可以和别人交换,那是因为咱们的粮食够吃,一但不够吃了,他们未必会和我们换的。”
“这就又转回来了咱们怎么对待东夷人这件事上,因为你们也知道,新华城那里并没有太多咱们的人,夏郡动员族人前往东西二县都费尽心思,何况去千里之外?”
“所以新华城最主力的垦荒人,应该就是东夷人或是东夷人的奴隶。怎么诱骗他们来到新华城?如果来了新华城仍旧是当奴隶,那么在新华城和在东夷有什么区别吗?倘若如今咱们有十万人,并且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听从王命欣然迁徙到新华城,那么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十万人足以把所有的东夷人都抓来当奴隶,还不用担心他们的反抗,但是咱们有吗?”
“既然没有,所以就不能把他们全都抓来当奴隶。要记住一点,以后咱们在新华城和东夷人交战的时候,不要说把所有东夷人抓来当奴隶的事,那样会激起他们全部的反抗。”
“就像是一把筷子,全都团结在一起,咱们想要折断就很难。”
“对于那些靠近新华城的城邑,他们和咱们走得近,咱们就不去攻打;和咱们做对的,就一定要攻打;奴隶逃到新华城,可以允许他们耕种土地缴纳赋税,只不过这土地是咱们的,工具也是咱们的,咱们要收的赋税很高;甚至咱们可以喊出人并未生来就是奴隶的口号让东夷的奴隶反抗他们的主人,以迎接王师。”
“目的就是将这一把筷子变成一根根的,从内部搅乱他们。吸引奴隶、鼓动平民、屠杀武士勇士、逼走首领亲贵这些掌握了东夷祭祀、语言、礼法、风俗的人。”
“东夷和咱们共享一条大河,最终只能有一种文字一种风俗一种祭祀,而那些奴隶懂吗?根本不懂。他们的下一代就可以认为自己就是夏国人,就是大河诸部的人,因为那些传说、祭祀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又没有文字、史,他们只需要吃上几年饱饭。”
“但是大河南边的那个族群又不一样。他们不是比东夷更有威胁,但是那里闷热潮湿,不适合咱们征战。但是放任他们发展下去,百年后可能就会诸部团结在一起,甚至从咱们这里学会了文字和官制,从而让他们的史传播下去。”
“咱们要在处理完东夷的事之后,向南远征一次,打垮他们的部族首领,让他们百余年内不可能统一团结在一起,等到咱们的后代人多了,再慢慢在那里筑城迁徙过去。”
“毕竟,那里和草原还不一样,那里也适宜耕种。只要适合耕种的地方,都应该是咱们的土地。”
“这件事可能就是咱们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要做的事。”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咱们这些人死之前,要完成三件事。大河诸部有一个共同的王;灭掉所有明白东夷礼仪、文化、传唱诗歌的人,或是将他们驱逐到遥远的苦寒之地;南下征战一次击溃南边族群的大首领,毁掉他们最大的城邑,让他们陷入征战。”
“人总是要吃苦的,咱们这一代人吃了苦,后代的人便可以不用吃这苦。天地虽大,但终究有尽头,孩子越来越多,适合耕种的土地就有那些。如今看起来土地一个铜币都不值,到处都是,人才是最贵重的;但总有一天,人会比土地更低贱。就像是铁一样,在咱们冶炼出来之前只是一堆破石头,可能只需要一万斤粮食就可以换来一座矿山;但如果现在的话,其余城邑发现了铁矿,又怎么可能是一万斤就能换来的?”
“在这里的诸位,曾经有我的血缘亲族、有夏城老亲族、还有逃走到大野泽的奴隶……但如今诸位都是夏国人,都是大河诸部的人,我们之前的种种矛盾争斗如今都没有必要,而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为后代准备下一片可以容纳千万人生存的土地。”
“先东后南,这就是咱们实现这一切的笼统办法,所以今后的一切都要以这个基础准备。”
“如果不知道五年后要干什么,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夏国小吏;如果不知道十年之后要干什么,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夏国高级官员。”(未完待续。。)